
请翻开圣经,以弗所书第5章,今天我们来看第8到14节,以弗所书5:8-14,我读给大家听,这样你们就可以了解整体脉络,求圣灵在这个过程中向大家说话。
以弗所书5:8-14:「从前你们是暗昧的,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,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。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、公义、诚实。总要查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。那暗昧无益的事,不要与人同行,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。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,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。凡是受了责备,就被光显明出来,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。所以主说,『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,从死里复活,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。』」
我们一起祷告,天父啊,当我们来看这段圣经的时候,请你亲自教导我们,求你除去一切人的声音,除去一切的人意。圣灵求你让我们单单听到你的声音,明白你的心意。荣耀归给主耶稣基督,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。
大家知道,我们正在学习,作为基督里新造的人如何行事为人,以弗所书向我们展现基督徒更新生活的方式。前3章说明,基督徒是谁,后三章讲基督徒怎样生活,基督徒的行事为人、方式方法。保罗在第4、5、6章,给我们展现了清晰明白的大纲,就是作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,应该怎样行事为人,基督徒怎样在世界上生活。如果把这几章总结起来,可以总结为两点。以弗所书4:1就是第一点,保罗说:「既然蒙召,行事为人就当与蒙召的恩相称。」「相称」的意思就是平衡,让你的生活和你的身份达成平衡的状态。如果你是在基督里新造的人,就要活出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活。
另一点就是以弗所书5:1说:「所以你们该效法神,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。」这样,在基督徒的生活中,大家要记住这两大点。行事为人要与所蒙的恩相称,还要效法神。这就是保罗信息的核心,如果你要活得与蒙召的恩相称,你就必须像神行过的那样去行。当然,以弗所书5:2举了例子:「也要凭爱心行事,正如基督爱我们。」基督就是我们的榜样,所以,我们的行事为人要与所蒙的恩相称,效法神,基督怎样生活,我们也以同样的方式生活。他所行的与他是谁的身份相称,他就是榜样,所以我们要变得像基督,这是我们一切的目标。
我们回到罗马书第8章,保罗说:「因为他预先所知道的人,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」,再看哥林多后书3:18:「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……就变成主的形状……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」。约翰一书2:6说:「人若说他住在主里面,就该自己照主所行的去行」,这就呼应了约翰一书3:2说的最终目标:「但我们知道,主若显现,我们必要像他,因为必得见他的真体。」因此,我们要变得像基督,这就是「与所蒙的恩召相称」的本质,也是效法神,变得更像耶稣的本质含义。
这包括很多方面。如果我们行事为人要与所蒙的恩召相称,如果我们要效法神,要变得更像耶稣基督,我们行事为人就要谦卑。第4章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这一点,对不对?要有信心的合一。这是不一样的生活方式,我们已经在第4章查考了,我们不能像外邦人一样行事为人。5章2节告诉我们,也要凭爱心行事,这是我们上次的学习总结。今天,我们要看的是,在光明中生活。现在,我们来看怎样在光明中生活,如果我们要效法神,照着基督的方式生活,活得与所蒙的恩召相称,就要照第8节所说,「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儿女」。
「光明」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在讲什么呢?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,如果我们要活在光中,就必须明白光是什么。我简要地告诉大家,在圣经中,光是个象征,象征两件事,两个层面。首先,象征认知层面,其次,象征道德层面。从认知层面来看,光指向真理,这是光在认知层面的指向。从道德层面来看,光指向圣洁。因此,这是输入和输出两个方面,真理和生命。活在光中,意味着活在真理和圣洁中,领受真理,活出圣洁的生活。
相反,黑暗在认知层面就指向无知,在道德层面指向邪恶。在整本圣经中,你都可以看到这种对比。圣经作者在某些地方提到的光明,意味着智慧、知识,就是真理。在其他地方提到光明的时候,他指的是道德行为,是圣洁。有时圣经提到黑暗,指的是人的心昏暗。还记得以弗所书第4章吗?有几次保罗提到黑暗,他指的是暗昧的行为,道德的邪恶。所以,光明和黑暗就是真理和人实际行为的反差对比。我跟大家简要解释这点,我们当然无法查完所有相关的经文,因为这样的经文实在太多了。
读箴言6:23,大家就会明白我所说的意思了。「因为诫命是灯,法则是光,训诲的责备是生命的道。」所罗门在这里讲的是真理,他没有提到行为,只是在讲真理。神的真理,神的话就是光,充满智慧的真理、知识。诗篇119:105说:「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,是我路上的光」,这和箴言书所讲的是一个意思。大家从认知层面可以看到,光用来指代真理。我们再看哥林多后书第4章,使徒保罗又一次提到光明和黑暗。第3节,保罗谈到那些灭亡的人,这些灭亡、不信的人成了第4节的先行词,「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,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」。
所以,光明指向对神的认识,黑暗指向瞎眼,看不见神荣耀福音的知识。第6节是一样的道理,「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,已经照在我们心里,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」。光指向对神的认识,黑暗代表无知、缺乏认识、没有认识。我们看到以弗所书第4章,保罗描述外邦人、异教徒、没悔改得救的心。在罗马书第1章,也有同样的描述,「他们……无知的心就昏暗了」。所以,从认知层面来说,光就是对神的认识,而黑暗,就是无知、缺乏认识的意思。
道德上,这两点表现为行为。有时光和暗指的就是圣洁和非圣洁。比如,举个例子,以赛亚书5:20就非常形象:「祸哉!那些称恶为善,称善为恶……」,这不就是现在的情况吗?「祸哉!那些称恶为善,称善为恶,以暗为光、以光为暗,以苦为甜、以甜为苦的人」。在这里,以赛亚把善恶和光暗进行类比,他指的是人的行为。所以,有时,黑暗的概念和人的行为有关。我们也可以看到新约对此的描述,
罗马书第13章,保罗说:「黑夜已深,白昼将近,我们就当……」注意这句话,「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」。当认知的领域被黑暗侵袭,人就会出现黑暗的行为。下一节说:「不可荒宴醉酒,不可好色邪荡,不可争竞嫉妒。」一方面,人有黑暗的一面,不认识神或神的真理,结果就表现为道德上的黑暗,出现暗昧的行为。另一方面,光表示人认识真理,结果人就活出真理。
作为基督徒,我们要行在光中,我再清楚解释。如果你是基督徒,你就要行在光中,为什么?请看约翰一书1:5:「神就是光,在他毫无黑暗。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,又报给你们的信息。」神就是光,在他毫无黑暗。如果你是神的儿子,你就是光之子,如果你是光之子,你里面就没有黑暗。换句话说,只要你被救赎,你就完全被救赎了,在新生命中,再也没有残余的黑暗。我不相信有基督徒可以行在黑暗中。约翰一书1:7说:「我们若在光明中行,如同神在光明中,就彼此相交,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洁净我们一切的罪。」我们反过来理解这句话,如果我们是被基督的血洗净罪恶的人,我们就是彼此相交、在光明中行走的人。
换句话说,罪得赦免的人就是活在光明中的人,这就是圣经强调的重点。只要我们是神的孩子,神是光,光就会带来光亮,神的孩子就是光。马太福音5:14说:「你们是世界的光。」新约多次形容我们是「光明之子」,帖撒罗尼迦前书5:4说:「弟兄们,你们却不在黑暗中」,第5节说:「你们都是光明之子」。如果神是光,他生了我们,我们就变成了光,那么,我们就是耶稣说的世界的光。我们行在光中,彼此相交,罪恶已经被洗净了。这就是基督徒的定义,基督徒是行走在光中的人,我们不在黑暗中行走。
歌罗西书第1章说,神已经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,这是光明的国度,因为经上说,「我是世界的光,跟从我的,就不在黑暗里走」。我认为不存在任何中间地带。当你蒙拯救的时候,你已经脱离黑暗进入光明。你说:「那我们犯罪的时候呢?怎么解释?」当你犯罪的时候,你的确有暗昧的行为,但是你所做的一切都暴露在光明中,你的罪会被显出来,对不对?人的罪会被显明。我们继续往下看,会更加清楚。以弗所书5:8说,我们行事为人当像光明的子女。弟兄姐妹,请留意,如果我们是光明之子,是属白昼的人;如果说神是我们的父,他是光,那么,我们就是世界的光,我们应该活出这样的光。
你明白圣经在说什么了吗?多么美妙的真理!多么深邃的真理!我们就是世界的光,我不相信有基督徒可以在黑暗中行走,我不信。我知道,你可能有暗昧的行为,但是你所做的都显露在耀眼的光明中,神知道,一切都会显露出来。光和暗完全对立,就像信和不信完全对立一样。最大的对立,就是光和暗的对立。我们活在多么黑暗的世界!人们在近乎绝望中渴求光的出现,所以,就像保罗说,我们「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」。
这个世界多么令人悲哀!这是黑暗的世界,这个世界需要光。以弗所书4:18总结了这个世界黑暗的程度,使徒保罗说:「他们心地昏昧,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,都因自己无知,心里刚硬。」这是黑暗的世界,公义灭没、邪恶盛行,人们经历生离死别,对未来灰心绝望,真理被昏暗笼罩,人站在不可忽视的真相面前,却看不到真相,这是黑暗的世界。我们来到世界,耶稣来到世界,为世界带来了光明,但是耶稣自己说:「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,不爱光倒爱黑暗。」
结果,人在罪恶黑暗里越陷越深。这个世界好比病入膏肓、奄奄一息却享受疾病的人,又像瞎眼却拒绝医治的人。神呼召我们进入世界,成为光,在黑暗的世界里照亮世人。而我们发出光亮唯一且有效的方式,就是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,脱离暗昧的行为,我们和黑暗没有任何交集。哥林多后书第6章说:「光明和黑暗有什么相通呢?基督和彼列有什么相和呢?神的殿和偶像有什么相同呢?」大家清楚了吧?我们跟黑暗没有任何的交集。我们是光,行事为人就要像光明之子,就是在这里,保罗说了这段话:「……就当洁净自己,除去身体、灵魂一切的污秽,敬畏神,得以成圣」。换句话说,我们既然是光,就活得像光一样吧!
你知道吗?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,基督徒如果犯罪,生命就会倒退,因为他做的事与黑暗有份。这样做多么愚昧!想象一下,你在山洞里迷失了方向,你不断地寻找出口,但是洞越走越深,而山洞就像迷宫、像隧道网络一样,很快你就到了山体中间,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。于是你开始恐惧,心脏砰砰直跳,瞪大眼睛,却只能看到迫近的黑暗像液体一样把自己吞没。在黑暗中,你匍匐挣扎了许多天,一个星期过去了,迎接你的又是一个星期的黑暗。
最后,你感到寒冷,接触到墙体的污秽,你变得狂躁,恐惧不断升级,突然之间,在前面某个地方有一丁点光亮,你就向那光的方向移动,你慢慢地前进,生怕掉进更深的洞穴。光变得越来越亮,直到最终达到了完全的光亮。你走到了出口,你用剩下的力气想要爬出去。你站在日光之下,太阳光照在你身上,你感受到了自由,那是你经历黑暗之前从未感受过的自由。但是不久之后,你想起洞穴里的一些东西曾令你十分享受,所以你又沿着原路往回走去……多么愚蠢!多么愚蠢!然而,这就是享受暗昧行为的基督徒的真实状况!毫无意义。
保罗告诉我们,如果要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子女,有五件事我们需要知道。这五点非常实用。第一,光明的子女身上有改变。这是简单而美好的不同,以弗所书5:8说:「从前你们是暗昧的,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,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」。我们并不认为这有多么特别,他要求我们行事为人要像光明的子女,这也不会让我们惊讶,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光明的子女,保罗只是在说按照「你是谁」的身份去生活。
基督徒的生命就是活出你本来的样子,就是神起初造你的样子。活出你的身份,活出你自己。所以保罗是在说:「这就是你的不同,以前你是那样的人,现在你是这样的人,按照你本来的样子去活出来,而不是你从前的样子。」
罗马书6:16说的道理也很类似,你献上自己作奴仆,顺从谁,就作谁的奴仆。接受你的身份,把这身份活出来,你是谁,你就活出谁的模样。注意第8节,「从前你们是暗昧的」,弟兄姐妹,这里用的是过去时态,这样的你已经过去了。
回到以弗所书第2章,第1节,保罗说:「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」。第2节:「那时,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,随从今世的风俗,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,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」。第3节:「我们从前也都在他们中间,放纵肉体的私欲,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,本为可怒之子,和别人一样」。这都是过去的我们。
以弗所书2:12,保罗说:「那时,你们与基督无关,在以色列国民以外,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,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,没有神」,第13节说:「你们从前远离神,如今却在耶稣基督里」,大家明白了吧?以弗所书里面许多次提到「你们从前……如今……」。
还有,亲爱的弟兄姐妹,整本新约都有这样的表达。有从前,有如今,那么就活出你本来的样子吧!这一点也可以总结为整本新约的论点。你们从前是怎样的人,如今是怎样的人,把你本来的身份活出来,这就是保罗的意思。
请留意,很有意思,以弗所书5:8说:「从前你们是暗昧的」,你注意到了吗?保罗没有说「你们从前活在暗昧中」,他说的是:「你们是暗昧的」。这就表明,从前,你不只是撒但体系中的受害者,同时你还是撒但的同伙,明白了吗?从前你是暗昧的,如今是光明的。
换句话说,我们在哪个领域中,我们就属于哪个领域,我们是那领域的一部分,我们就是那个体系的一部分。世界上本没有邪恶的体系,只有一个个暗昧个体的存在,不管是魔鬼还是人,他们的存在造成了邪恶的体系。世界上也没有光的体系,只有那些被称为世界之光的人,不管是基督自己还是基督徒,这才有了光的体系存在。
因此,从前的我们不仅仅是受害者,我们同时也是犯罪同伙。「从前你们是暗昧的,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」,也只有在主里面才有光明,「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」。我们行事为人应该像光明的子女一样,无论如何,要行在光中,像光明的子女。
我再一次提醒大家,「黑暗」同时指向认知和道德两个层面,「光明」也是一样。不仅仅是我们知道的是什么,而是我们自己是什么。就如同我们不认识黑暗,也不行暗昧的事一样;我们认识光,也就行光明的事。
我比较这两点,好让大家更加清楚里面的反差。暗昧的人有四个特征,你们准备好听接下来的信息了吗?很快就可以讲完。「从前你们是暗昧的」,这样的人有什么特征呢?想想从前,你是什么样?你过去暗昧的生活有哪四个特征?
第一:这样的人做的是撒但的工。活在黑暗中的人行暗昧的事,这是真的,这样的人做的就是撒但的工。第11节说,那些是暗昧无益的事。在黑暗中的人,也是暗昧的人,他做的就是暗昧的事。也就是说,他们是无知、污秽的人、不圣洁、不认识神,他们里面没有神的生命。所以,首先,他们做的是撒但的工。另外,如果你读约翰福音8:44,就会发现,耶稣说的就是这一点,你们做暗昧的事,因为你们的父就是这样的黑暗,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。所以,如果你处在黑暗中,你就会做暗昧的事,路加福音22:53称为「黑暗掌权」。
撒但被称作黑暗的权势,当你在黑暗中活动的时候,你就被撒但充满,做牠的工。你知道吗?人很难接受。对所谓「好人」来说,他很难意识到自己被撒但充满、操控着。有人说:「他并没有口中流沫、倒在地上,也没有见有七个恶鬼在他身上……」的确没有,但是这只是程度的问题。操控这个世界体系的,是同一个魔鬼,人人都被牠操控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
地狱里充满的不只是土著岛上的巫师,也有衣冠楚楚绅士模样的人,这只是外在表现不同而已,他们都在做撒但的工。暗昧的人做的就是暗昧的事,就是撒但的工、暗昧无益的事。
第二,暗昧的人被撒但掌管,他们被黑暗之王掌管,完全被牠占据。他们不仅仅做撒但的工,他们也是撒但的儿女,注意,这也是经文强调的重点。如果你是撒但的儿女,你就会做撒但的工,如果你是神的儿女,你就做神的工。他们不仅仅做撒但想让他们做的事,他们自己也完全被撒但掌控和占据。人很难意识到这一点,但是大家应该记得,歌罗西书第1章说过,耶稣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,所以撒但有个国,这个国中有等级,有掌权者,就是撒但,牠就是那攻击你的魔鬼。
有人说:「我不想成为基督徒,我不想放弃自由」,这就是在深不见底的黑暗洞穴中漫无目的寻找方向的「自由」,活在黑暗中的人只有这种「自由」,根本没有其他的「自由」。你成为基督徒跟放弃自由没有任何关系,其实你一点都不自由,你是撒但的受害者,没有耶稣基督,撒但随时在你的人生中攻击你。黑暗之国被黑暗之王掌管,牠掌管着那些凡属于黑暗的人。我们从神的方面来看最后这两点。前两点是,人在撒但的掌管之下,做撒但的工。
第三点,这样的人活在神的审判之下。暗昧之人第三个特征就是,他们要遭遇神忿怒的刑罚,神的忿怒要临到他们头上。罗马书第1章说:「神的忿怒,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」。也就是说,神的忿怒要临到罪人,第21节说,神的忿怒要临到一切心地昏昧的人身上,这些都是无知的人。他们把真理当做谎言,他们不把神当做神荣耀,思念变为虚妄,无知的心就昏暗了,做各样邪恶的事,有些人就是这样。
约翰福音12:35说,主把自己称为「光」,他说:「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,应当趁着有光行走,免得黑暗临到你们,那在黑暗里行走的,不知道往何处去」。在第36节,耶稣说:「你们应当趁着有光,信从这光,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」。
耶稣告诉门徒一个信息,但是犹太人不信他。下一节圣经描述他们「还是不信他」,然后耶稣说:「因为以赛亚又说,『主叫他们瞎了眼、硬了心,免得他们眼睛看见,心里明白,回转过来,我就医治他们。』」也就是说,你对自己说「我不信」的时候,神就下判语,「你不能信」,这样,你就落在神的审判之下了。这就是做撒但的工作、被撒但掌管、在神忿怒之下的人的结局。
第四点,也是最后一点,这样的人会落入永远的黑暗。这是暗昧之人第四个特征,最终结局是在黑暗中永远沉沦。马太福音8:12说道:「……竟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」。这就是暗昧之人的一生,他们行黑暗的事,在黑暗之王的掌管之下,结果要面临神对黑暗罪恶的审判,就是永远的地狱、也就是外面的黑暗里。你不是喜欢黑暗吗?那里有永永远远的黑暗。
我们曾经就是这样的人,从前我们就是这样的人。但是,第8节说:「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」,这就是问题的关键,耶稣作了强烈的对比,这也和他的整体思想密切相关。耶稣向我们展示彻底的反差,所以他选择了用光和暗做对比,因为这二者是完全对立的存在。我们从前是那样的人,但如今我们在光明中了。这是个巨大的对比,我们不做撒但的工,我们做神的工,对不对?「我们原是他的工作,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,为要叫我们行善」,我们不在撒但的权下,我们在耶稣基督的主权之下。我们也不在神的忿怒之下,而是在进入光明国度的应许中。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黑暗之地,而是光明的国度。经上说,那里不用灯光照耀,因为主神要光照我们。两种人,两种完全相反的结局。
那群暗昧的人在撒但的权下,做撒但的工作,落在神的审判之下,结局是永远的黑暗。这群光明的儿女在光明之主耶稣基督里面,是神光明国度的子嗣,是历史终结后永恒天国的子民。大家看到不同了吗?耶稣让我们看到彻底的对立。他的意思就是:「看哪,亲爱的,如果你是基督徒,你站在光明国度里,那么就像光明之子那样活出来吧!」大家明白了吗?我们与那黑暗的国度有什么相干呢?对我们来说,那国度已经离我们而去了,已经过去了,都过去了。所以,要活得像光明的子女,不是可怒之子,不是悖逆之子,也不是邪恶之子。
保罗更进一步指出第二点。他已经列出了光明之子和黑暗之子的对比,现在他又指出了这些特征。你说:「好吧,保罗,我同意你说的这些,但是光明的子女有什么特征呢?」很简单。保罗在第9节说:「光明所结的果子」,在这里,最权威的版本使用的就是「光明」,不是「圣灵」,「光明所结的果子」,这就是保罗阐述的内容,「就是一切良善、公义、诚实」。非常简单明白,不需要找伟大的圣经学者来揭开这节经文神秘的面纱。良善、公义、诚实,这都是那些行在光中的人身上的印记。
你说:「我是基督徒,那我的生命应该有什么样的特征呢?」答案是,良善、公义、诚实。这几点实在太美妙了。你知道吗?现今仍然有很多人,自称是「行在光中的人」。「是啊,我们活在光明之中,我们已经决志信靠基督,已经重生了,还坚持去教会很多年了。我很虔诚,奉献了很多钱给教会,自从我受洗归信后,我就固定地归入了一个教派。我记得,自己还因为圣经课程学习好获得了奖项」。你知道吗?人里面充满的尽是这些东西,「我是教会的一员」。但是你知道真正的试验是什么吗?只有光明所结的果子能证明你是光明的子女,我再说,只有光明所结的果子能证明你是光明的子女。基督徒一定要有生命的果子,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内容。
他说明了这些果子分别是什么,首先,良善。你知道我的看法是什么吗?我认为,这个果子显示的是,你和他人相交的美好图景。希腊词的意思是「上好」,被翻译为美好,就是没有瑕疵的美。比如一幅美丽的图画,或者你制作的漂亮罐子,或是优质的挂毯,没有瑕疵的美。还有一个希腊词意思是「实用」,比如说,这个洞真是实用,或者是,这些东西能一起挂在这工具上,真是实用等等。
还有一个希腊词意思是「道德上全然的美丽」,尤其表示,积极地使他人受益。这不仅仅是没有瑕疵的美,不仅仅有实在的用途,而且在每个人身上都同样地产生积极、高尚、卓越的影响。这就是保罗在这里用的词,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5:15说的就是这个意思:「……待众人,常要追求良善」。我认为这就是光明的果子具备的第一个特质。省察自己,如果我们行事为人要像光明的子女,那么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良善。
第二点,我认为这一点更加靠近神的品性—公义。公义和你跟神之间的关系有关,就是你从不偏离神圣洁的道路。第三点是诚实,我在研究这个词汇的时候,发现了有趣的事。有人说,诚实的意思是正直,有人说是坦诚,有人说是可靠,有人说是忠信。这跟人的自我有关系。首先,良善和他人有关;其次,公义和神有关;最后,诚实是人对自我的看法,就像我列举过的这些诚实、可靠的品质,和虚假、欺骗、虚伪的旧生命相反。这就是神渴望我们活出的特质。
亲爱的弟兄姐妹,保罗说:「如果你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儿女,你就一定会结出光明的果子」,向其他人、向神,甚至向我们自己的生命,结出光明的果子。你要省察自己的生命,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行在光中。我说过,有人自称活在光明中,但真实的情况怎么样就有待查证了。马太福音7:15,耶稣说:「你们要防备假先知,他们到你们这里来,外面披着羊皮,里面却是残暴的狼。凭着他们的果子,就可以认出他们来。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?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?」也就是说,如果他们是荆棘和蒺藜,他们就结不出任何东西。「这样,凡好树都结好果子。」
亲爱的弟兄姐妹,请留心,所有真正的基督徒,都会结出果实。明白吗?没有不结果子的基督徒,可能一棵树上有很多小小的果实,或是只挂着一点点葡萄干,但是没有不结果子的基督徒。只要有生命,就会有果子。「凡好树都结好果子;惟独坏树结坏果子。好树不能结坏果子,坏树不能结好果子。凡不结好果子的树,就砍下来丢在火里。所以,凭着他们的果子,就可以认出他们来。」所以,如果你是光明的子女,你就会结出光明的果子,明白了吗?
当有人说:「我们做了这个,做了那个……」的时候,你要知道,马太福音第7章的下一段话,耶稣说:「你们称呼我『主啊,主啊』,你们又赶鬼、做这个、做那个,但是我告诉你们,我从来不认识你们!」没有果子,也就没有生命。有人自称行在光明中,但他们没有果子,他们就是在撒谎。有时候,基督徒会犯罪,我们犯罪的时候,所结的果子就会掉落。也许人会花很长时间来找你生命中的果子,因为你的生命不对劲。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呈现出来的是罪的形式。行在光中的基督徒会结出果子,但只要你犯罪,即使是基督徒,果子也会减少。
然而保罗在这里真正想强调的是:要是你行事为人真的像光明之子一样,你的生命一定会结出果子。有良善、公义和诚实,果子可以显明你的生命。第10节说得很好,「总要察验……」,或者说「验证」,「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」。保罗说的是什么呢?你不要仅仅教导他人什么是主所喜悦的事,你应该活出来,在人生中验证什么是主所喜悦的事。这就是基督徒的喜乐,作神真理的活的见证,活出神喜悦的明证。有人说:「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呢?或者说,我怎么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基督徒?」只要看果子,就能验证生命,看果子就行了。
如果你坚持说:「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基督徒,我想想,我觉得我是,因为我很虔诚,我常常去教会,我记得自己还作过决志祷告。」如果你还只是这样凭空猜想、高谈阔论,那么你就没有按照圣经的方法去做。你可以察验什么是神所喜悦的事,看看你的生命,就可以验证。如果你有真实的生命,你就有果子;如果你行光明的事,光明就在你里面。神的孩子,身上会有像神的地方。
我曾经去过大马士革,那里有很多又窄又小的街道。街道很黑暗,不是因为没有太阳照射,而是因为每个小商店都没有窗户,没有透光的东西,只有一扇打开的门,他们把东西都挂在里面,你走进去看不清楚任何东西,非常昏暗。这些商店开在狭窄的街道边,在街道的中间,这些小商店旁,有狭长微小的灯光。当时我走进一家商店,想给妻子选一些亚麻布。为了看清楚商品的质量,我必须拿到外面,借助微弱的灯光,拿起来仔细看,才能看到有没有瑕疵。我想,圣经在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毕竟,我只有在灯光下把东西检视过,才会购买。
我想,也许这是唯一能真正能衡量我们生命价值的方法。我们不能用过去来判断我们是不是基督徒。唯一能判断的方式,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暴露在光明之中,看看是否能经得起试验。把每个行为,每个决定,每个动机,都暴露在基督的光明中,辨别真伪。我去机场的时候,必须让行李箱经过安检。我从来不担心什么,就那样把行李放过去,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带任何枪支、炸弹、手雷什么的,也没有走私的钻石,这些都没有,所以,我不担心,从不介意让行李箱经过安检。
这就是基督徒应该应用的方法。不要介意让光显明我们是谁,因为只会验证出我们真正的模样,对不对?我们应该乐意让自己显明在光中,好证实我们的生命就是光。所以,保罗的意思是:「看哪,对比已经很清楚了,你已经不再是曾经的你了,你就是光,现在就把光活出来吧!如果你真的这么做,你就会有这些特质:良善、公义、诚实,这些果子就可以向你和周围的人验证,你行事为人像光明之子」。
但是,除开这一切,这句话也是个命令。请看第11节,这是个命令。光与暗的对比、果子的特征引导人认识这是神的命令。第11节,保罗提醒我们谨慎负面的东西,「那些暗昧无益的事,不要与人同行」,请仔细思考这句话。如果对于我刚才所讲的大家还不清楚的话,这一节经文就更加明晰了。在以上关于光明与黑暗的对比中,你可以认识到,现在你已经活得这么不同,已经远远地脱离了罪恶的人生,你已经在查验自己里面是否有神的生命,看看自己里面有没有良善、公义、诚实的特质。现在,保罗又明确指出,不要再行那些暗昧无益的事。这里用的希腊词意思是与人同行,在前面加上介词,表示加强的语气。
不要和这样的人有真正亲密的关系。换句话说,完全不要去参与犯罪、暗昧无益的事。不要参与这世界愚昧无知、邪恶污秽的事。我们一直在用很多种方式说这个问题,我们的生命容不下罪恶,容不下,我们和罪恶没关系。你说:「那我们就不能再靠近任何人了吗?」不是的,我们必须接触世人,但是我们一定不能沾染他们的罪。有人会说:「如果我们要向这个世界作见证,那我们不应该参与其中吗?」不,唯一可以见证的方式就是不要参与,否则你的见证会面目全非。
哥林多前书第5章说道,我们不可与行淫乱的、或贪婪的、或拜偶像的、或辱骂的这类人相交,这里说的是教会内的人,不是世界上的人。世人需要我们,只是我们不要做他们做的事。去到他们当中,爱他们,但是不要随从他们做事。我们不是世界上袖手旁观的人,我不知道你怎样和这个世界相处,但是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。不要和那行暗昧无益之事的人相交。这个世界体系是荒凉贫瘠的,什么好果子都结不出来,不要参与进去。这是黑暗无益的体系,不要浪费你的时间。
你说:「你的意思是退缩在自己的角落里,甚至不看一眼外面的世界吗?」不,不参与这些事,但是你要冷静观察,因为我们要关注的下面一点就是责任。光与暗的对比之后是光明果子的特质,再之后是保罗的命令,因为我们完全不参与暗昧无益的事,已经脱离了罪恶,所以保罗加上了这一点:「倒要责备行这事的人」,「责备」的意思就是「把它暴露出来」。请留意:不要做他们所做的,倒要把他们所做的暴露出来。我们是属灵情报局的人,我们的工作不是参与他们的事,而是把黑暗罪恶暴露在光明中。神呼召我们每一个人这样做,我们的媒介,或者说工具,就是圣经,神的话。
神的道,每一个词都是「神所默示的,于教训、督责、使人归正、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」。我们需要督责,需要把邪恶暴露出来。你不能只说:「我不喜欢谈论他们做的事」,你要说,因为这是你的责任,你要以你的生活和你的言辞表明立场。有时候,我们的生活也把人的心暴露出来。你有没有走到这么一群人中间?他们满口脏话,但当他们知道你是基督徒的时候,突然之间他们的谈吐都变好了,变得体了,还有人问:「教会怎么样啊?」就是这个意思。我记得,曾经跟一群人打高尔夫球,他们整场比赛的风气都变了,他们不能说诅咒人的话,不能打人了。真是令人惊奇!
我认识一些人,他们在不敬虔的环境里依然过着敬虔的生活,他们身处的那个社会体系无法容忍他们的生活带给社会的「责备」,于是就想杀死他们。带来影响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生活,还有我们的言论,我们一定要诚实。圣洁的主已经将责任托付我们,要我们将这世界的邪恶暴露出来,发现它,面对它,并提供解决的方法。这就是圣经的意思,责备、曝光,让邪恶无处可藏。这就像必须被切除的肿瘤,把它隐藏起来并不能帮助人摆脱它。我们不能悠悠然地满世界宣扬爱与和平而从不指出世人的罪。有人会说:「我们只是想一直爱每一个人」,这不是真正的传福音。
我已经说过,我们要首先让人们认识自己的罪,然后他们才能感受到什么是良善。他们要懂得糟糕的感受,然后才需要良好的感受。我们不仅不能跟他们相交,还要责备他们的罪恶。弟兄姐妹,请留心听,你知道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错在哪里了吗?虽然是基督徒,但是我们看到的光明与黑暗的对比,却不像神看到的那般强烈,在他看来,除了光明就是黑暗。我们已经脱离了这个黑暗的体系,但是我们现在徘徊在边界上,依然会有暗昧的行为,并没有诚实面对自己的属灵境况,不敢直接把自己的隐恶暴露出来。然而,我们应当成熟起来,应当努力,暴露这些隐恶,把它找出来,诊断灵里的疾病,寻求医治。
情况非但不是这样,大部分基督徒自己尚且没有以这样的眼光审视自己,根本谈不上帮助他人。有人说:「我得首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,否则我肯定不能帮助其他人走出困境」,这就对了。你必须对付自己里面的问题,然后才能真正暴露其他人的恶。如果你严肃地曝光自己的隐恶,你的生命本身就会受到影响,对不对?一定会有影响。我们要告诉罪人,告诉他们什么是恶的,为什么?看第12节:「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,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」,他们所做的事非常龌龊、不堪、邪恶,连说起来都很可耻,更不要说去做了。
我们要专门责备行这样事的人,不能任由发展。这些事非常邪恶,甚至不能入耳,神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心。我们在这个世界上,淹没在媒体的舆论之下,这些言论告诉我们,邪恶并不存在,我们也跟着说:「哦,那也并没有多可怕」。这就是邪恶,邪恶得甚至不能述说,不能谈论。人需要对付这样的邪恶,把它曝光出来。有时候,只要打开电视机,你就把孩子暴露在那些不堪入耳的邪恶之下,他们就开始接纳这些东西。你要责备这些事,显明这是邪恶的事。
所以,保罗说:「因为他们暗中所行的,就是提起来也是可耻的」,甚至不能提说。这一周,我读了一本描述同性恋问题的书,是基督徒写的,书中使用了非常淫秽的描述,读起来就像是色情书刊。不应该这样,你不需要这样做,你可以给出神的方式,而不用描述那种关系中的每一个邪恶细节,没有必要。这些都是世人所做的污秽的事,他们需要被责备。这些事可耻得甚至不能提说,更不要说去忍受。因此,保罗说:「你在这个世上担负着责任,你要跨越自己的挣扎,长大成熟,好让自己不再徘徊在罪的边缘,而是成为他人的帮助者,责备他们,把邪恶暴露出来。」
第四点,第13节,请注意,「凡事受了责备」,留意接下来这句非常美妙的话,「就被光显明出来」。也就是说,如果光不显明,这些事永远不会受到责备。你明白了吗?任何事要被显明,只有藉着光,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。如果你是光,你却不显明黑暗,黑暗就一直不会被显明。明白了吗?弟兄姐妹,这是你们的责任。从黑暗中出来,责备罪、曝光罪,因为你就是光,如果你不这样做,罪就不能被显明,因为只有光能显明罪恶。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。
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,我们又回到了起初所讲的,如果不来到神的面前,悔改认罪,没有人可以得救。但如果没有人把罪暴露出来,人又怎能认识什么是罪呢?传福音并不是接纳人的一切,并不是仅仅爱他们却从不谈到人的罪恶。传福音的目的是让人直面罪恶。因为一切能显明的就是光,人唯一的希望,就是有光照射下来,显明自己的罪。所以,我们必须这样做。这也是我们作为世界的光的原因。
保罗说,光明和黑暗的对比非常清晰。如果你行事为人像光明的子女,就会结出良善、公义、诚实的果子来。这是神的命令,跟人做了什么没关系。我们的责任就是责备人所做的邪恶的事,因为这些是可耻的事,而你是唯一能把它显明出来的光。
最后,保罗用了一个邀请作为总结。我想,使徒保罗知道,将来有些读以弗所书的人还不认识基督,他希望向这些人发出邀请。第14节,「所以主说」,这应验的是以赛亚的预言,出现在以赛亚书60:1。从希伯来文献来看,尽管以弗所书5:14的描述更加完全,却跟以赛亚书60:1传达的是同样的意思。以赛亚书第60章说:「兴起,发光!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,耶和华的荣耀发现照耀你」。这里的光,当然指向的是弥赛亚,而以弗所书5:14的阐释回顾的,是基督已经成就的事。
保罗说:「所以主说,『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,从死里复活,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。』」他把基督放进以赛亚的描述中,因为基督就是成全一切的那位。我再说一点,大部分解经家认为,这句话来自早期教会吟唱的复活节诗歌,来自其中的一句歌词。这是个邀请,现在我们当中可能有人在说:「我觉得自己活在黑暗里,我反省自己的人生,并没有看到良善、公义和诚实。在我里面我看不到耶稣基督,我从来没有真正认识神,我心中昏暗,手中有罪」。
所以,这个邀请穿越了历史的变迁,现在来到你面前,「你这睡着的人当醒过来,从死里复活,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」。在这简短的经文中,蕴藏的是一整幅福音的画卷,是一整本圣经的内容。首先,在这里,罪人被描述成「睡着的人」,接下来这个呼唤的目的是要人醒过来,活过来,因为救主来了,「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」。这是罪人的困境,基督向罪人发出了邀请,向他们显明自己。就像《瑞普·凡·温克》中描述的一样,人沉睡一段时间,只是不能像已过的历史那么长久,这是恩典的时代,人们要醒过来,否则一切都会太迟,「你这沉睡的人当醒过来,从死里复活,基督就要光照你了」。
在光明中,不再有道德的黑暗,不再有认知的黑暗。约翰·霍兰德临死的时候,把手放在他胸前的圣经上,对他妻子说:「亲爱的,你点蜡烛了吗?」他妻子回答:「没有,我没有点蜡烛。」他说:「我必定是在主耶稣基督的光照当中了。」
活在光中,有一道光,就是耶稣基督,他说:「我就是世界的光,跟从我的,就不在黑暗里走,必要得着生命的光。」霍雷肖·伯纳说了这么一段奇妙非凡的话:「我听见耶稣的声音说,『我是这黑暗世界中的光,看着我,你起来,我要叫你的生命变为光亮。』于是我来到耶稣面前,我发现,他就是我的星辰,我的太阳。在那生命之光中,我往前行走,直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。」
我们祷告。天父啊,我们感谢你,你在箴言4:18告诉我们:「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,越照越明,直到正午」。谢谢你,天父,你是光明的源头,你让光临到世界,好让我们成为光明的儿女,让我们发出耀眼的光,以致我们可以照明黑暗,世人得以来到光明中。主啊,今天你以你特别的方式向我们每个人说话,我们感谢你藉着圣经在我们心中所做的工,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,阿们。

Este artículo también está disponible y se vende como un folleto.
Esta serie de sermones incluye los siguientes mensajes:
Por favor, contacte a la casa Editorial para obtener copias de este recurso.
Información de la Editorial